河南日报

跨越大洋助学情——一对美籍华人夫妇在河南的助学故事
http://www.dahe.cn 河南日报 2006年11月29日
本报通讯员高帆

“希望你们要珍惜光阴,努力读书,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报效国家、回报社会……”2006年11月17日上午,阳光格外灿烂,地处深山区的淅川县荆紫关镇楚雄爱心小学校园内,一对50多岁的夫妇将满满三大箱文具、糖果、衣服一一分发到36名家境贫困的学生手中,并拉着他们的手殷殷叮嘱。
这名男子叫陈楚雄,他的妻子叫罗美銮,两人都是美籍华人,楚雄爱心小学就是由他们夫妇二人捐资修建的。除楚雄爱心小学外,去年以来他们还陆续筹款在河南捐建了两所学校,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而他们此次来河南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更多的地方,援建更多的学校。
远在大洋彼岸的陈楚雄夫妇,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到河南捐资建校、资助贫困学子呢?笔者对他们夫妇进行了深入采访,并因此了解到一段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


结识河南导游实现心中夙愿
陈楚雄先生祖籍湖北,出生于台湾。1982年他留学美国,在那里与罗美銮女士结婚,并双双取得美国国籍。如今,陈楚雄是一位工程师,罗美銮是一位进出口贸易公司的業務專員。可以说,两人的工作稳定,收入也不低,生活富足而安乐。
但他们总觉得生活中还缺点什么。陈楚雄坦言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和妻子膝下无子,但更多的是夫妻俩都想做一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事情。
2001年,陈楚雄和妻子第一次回到祖国大陆旅游,那时他们心中隐隐有了些想法,那就是帮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但是由于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好作罢。
2004年6月中旬,陈楚雄夫妇再游大陆。这一次,他们由河南籍导游朱富举陪同,游览了祖国的诸多城市和名胜,历时17天。
陈楚雄很想知道国内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一路上,教师出身的朱富举向他作了详细介绍,特别是介绍了自己家乡河南的情况。交谈中,陈楚雄对朱富举逐渐有了好感。
17天的旅游愉快而短暂。临分手时,陈楚雄表达了想在河南捐资建校和资助贫困生读书的愿望。他委托朱富举来做这件事。自觉义不容辞的朱富举一口答应了。
陈楚雄夫妇回到美国后,立即给朱富举寄来了6800美元。在先后深入到河南10多个贫困学校实地考察、经过反复比较、并征得陈楚雄夫妇的同意后,朱富举将建校点选在了条件最为艰苦的淅川县荆紫关镇金家沟村。该村小学原来只有三间摇摇欲坠、透风漏雨的土坯房,每逢雨天就“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只好给学生放假。到了冬天,教室里更是四面进风,冷得像冰窖。
金家沟村村民听说远隔重洋的美国华侨要在此建校,喜出望外,很快组织起人力物力,自7月22日破土动工至9月3日竣工,历时月余,建成了8间校舍。这所学校被命名为“楚雄爱心小学”。
9月5日,朱富举把建校的录像带寄往美国。陈楚雄夫妇边看录像边流眼泪。看着山里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他俩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陈楚雄在电话中告诉朱富举:“想为祖国做点事想了几十年了,想不到区区5万多元(人民币)就能建个小学校。你帮我实现了埋在心底已久的愿望!”


汇小爱成大爱成立助学基金会
楚雄爱心小学的顺利建成,让陈楚雄夫妇大受激励,从此也将他们的心与河南紧紧连在了一起。他们找到了以后生活的一个方向,那就是去帮助河南更多的贫困孩子圆满完成学业。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他们夫妇二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时陈楚雄想到一个办法:成立基金会,吸引更多人来捐款!
陈楚雄先后咨询了不少律师,可是 他得到的答复都一样:要成立将捐款用在国外的慈善机构极为困难,美国对于这种基金会的审批和控制非常严格。为此,他奔波了好几个月毫无头绪。正当失望之 际,陈楚雄在当地中文报纸上读到一则纽约华人团体帮助大陆兴建学校的新闻。他赶紧打电话向该团体询问申请过程。在他们的指引下,基金会得以顺利登记注册。
2004年底,经陈楚雄夫妇发起成立的基金会总部在美国加州洛杉矶成立。2005年9月15日,“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正式获美国国税局核准。成立后的基金会董事会有8名成员,陈楚雄为基金会的董事长,朱富举被任命为驻中国代表,全权处理在国内的一切事务。
“基金会现阶段主要选择在河南开展捐资助学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河南是农业大省,贫困人口较多;另一方面,河南人很勤劳、很真诚,通过这么长时间接触,我们已经和河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产生了无法割舍的感情。把华侨们的捐款投放在河南,我们很放心!”陈楚雄这样表示。基金会成立后,为了扩大影响,陈楚雄夫妇发动周边的亲戚、朋友都来帮忙。他们的爱心也感动了当地媒体,北美最大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于2005年12月10日报道了陈楚雄夫妇的爱心举动。原本不喜欢抛头露面的陈楚雄却“高调”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原来他藏着“私心”:希望基金会能尽快扩大影响,吸引更多人来捐款助学。
事实证明陈楚雄这一“招”还挺管用的。不仅他们居住的洛杉矶有许多人捐款,连美国中部、西部的州都有华人华侨来捐款。
罗美銮的同事宋复是第一个向基金会捐款的人。她听到罗美銮在河南建学校的消息后,立即捐出500美元。此后,她又陆续捐出省吃俭用攒下的1500美元。今年初,宋复被发现患上了直肠癌。临终前,她把自己唯一的房产卖掉,并将其中5000美元卖房款捐给了基金会。
毛锦生女士原是护士,退休不久即患小中風,但她復原順利。為了感恩先後捐出11万元人民币,为淅川县荆紫关镇二中建起了教学楼,并为该校学生定做了100套桌椅。
今年9月,美籍华侨刘玉珍到大陆旅游时,听朱富举介绍了基金会的情况。回美国第二天,刘玉珍当即向基金会寄出了8000美元的支票。刘玉珍表示,明年准备在河南独自捐资建一所学校。


满腔助学情不惧路漫漫
基金会的成立也彻底改变了陈楚雄夫妇的生活:
为了节约开支,他们辞掉了钟点工,自己动手做饭,並自備午餐到工作单位去;酷爱旅游的他们取消了所有的旅游计划,自2004年回美国后至今未外出旅游:原打算60岁退休的陈楚雄,把退休年龄又往后推迟了几年……
改变的不仅是两人的生活,还有两人的一些性格。為了筹措更多経費,他俩曾为他人整理家务、修马桶、洗汽车、擺地摊。要在以前,陈楚雄夫妇肯定不会这样委屈自己。“为了那些贫困孩子们,再辛苦些我们也愿意。”陈楚雄说。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起筹款过程中的艰辛,陈楚雄总是一笔带过;但讲起通过努力又收到多少捐款,他却眉飞色舞。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钱就是孩子们上学后的一张张笑脸。
此次来河南,陈楚雄夫妇除了与资助的100余名学生会面座谈外,还先后风尘仆仆地赶赴桐柏、南召、社旗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察看了20余所待建学校。那些天,他们白天看学校,晚上仍不辞辛劳地在灯下一遍遍整理相关资料,以确定哪所学校更需要帮助。
“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我们会一直做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陈楚雄夫妇的信念。而就在11月8日,陈楚雄夫妇从美国飞赴河南前,他俩重新立了遗嘱。新遗嘱规定,他们去世后所有的遗产全部都要留给美国爱心助学基金会,用于帮助河南的教育事业。

(河南日报2006年11月29日报道)